在蝦塘養殖中,供氧氣泵是維持水體溶氧量的“生命線”,而進氣口過濾網則是保障氣泵高效運行的“第一道屏障”。它能阻擋空氣中的粉塵、蚊蟲、雜草等雜質進入氣泵,避免氣缸磨損、管路堵塞等故障。若過濾網長期不清理,會導致進氣阻力增大、供氧量下降,引發對蝦缺氧浮頭,造成經濟損失。掌握科學的清理技巧,是蝦塘日常管理中不可少的關鍵環節。
清理前的準備工作需兼顧安全性與實用性。首先要停機斷電,
蝦塘養殖供氧氣泵多為220V或380V動力電,必須先關閉電源開關并拔掉插頭,防止觸電事故;其次準備專用工具,根據過濾網類型備好螺絲刀、扳手、軟毛刷(如羊毛刷)、高壓水槍(壓力調至中低檔)、中性洗滌劑(如洗潔精)及清水桶,避免使用硬鋼絲刷等易損傷濾網的工具;最后做好現場防護,穿戴防滑膠鞋和防水手套,蝦塘周邊濕滑且可能有雜物,防護措施能降低意外風險。
核心清理操作需分“拆、清、洗、裝”四步規范執行。第一步拆卸濾網,不同氣泵濾網安裝方式不同:卡扣式濾網直接捏住兩側卡扣輕輕拔出;螺絲固定式則用螺絲刀擰下固定螺絲,注意保存好小零件避免丟失;若濾網與進氣管為一體結構,需用扳手緩慢松開連接處,禁止強行拉扯。第二步初步除雜,將拆下的濾網放在空曠處,用軟毛刷沿濾網紋路輕輕刷除表面附著的雜草、蚊蟲尸體等可見雜質,刷動方向與濾網孔徑垂直,減少雜質嵌入濾網孔隙。

第三步深度清潔需根據污染程度選擇方式。輕度污染(濾網表面無明顯堵塞)可直接用高壓水槍沿濾網內側向外沖洗,利用水流沖擊力清除孔隙內的粉塵;重度污染(濾網發黑、進氣阻力明顯增大)則需進行浸泡清洗,將濾網放入盛有清水的桶中,加入少量中性洗滌劑,浸泡10-15分鐘后用軟毛刷輕刷,再用清水反復沖洗至無泡沫,避免使用強酸強堿洗滌劑,防止腐蝕濾網材質。清洗后需檢查濾網完整性,若出現破損、孔洞,需及時更換同型號新濾網,破損濾網無法有效阻擋雜質。
安裝與后續維護是保障效果的關鍵。安裝前確保濾網晾干,潮濕濾網易滋生細菌且可能導致氣泵內部受潮,可自然晾干或用吹風機冷風檔吹干;安裝時對準氣泵進氣口接口,卡扣式需聽到“咔嗒”聲確認卡緊,螺絲固定式則均勻擰緊螺絲,避免因安裝松動導致雜質從縫隙進入;同時建立定期清理臺賬,根據養殖環境調整周期,夏季蚊蟲多、粉塵大時每3-5天清理一次,春秋季可延長至7-10天,陰雨天氣后需額外檢查清理。
此外,日常管理中可在濾網外側加裝一層尼龍網罩,進一步阻擋大顆粒雜質,延長濾網清理間隔;發現氣泵噪音增大、供氣量減少時,需立即檢查濾網狀態,避免拖延導致故障。掌握這些清理技巧,能讓蝦塘養殖供氧氣泵始終保持高效運行,為對蝦生長提供穩定的溶氧環境,助力養殖效益提升。